1948年6月28日,年仅24岁的共产党员王孝和因组织罢工被捕,当他站在国民党上海刑事法庭上,听到自己被判死刑的消息时,竟然毫不畏惧,反而露出坦然的笑容。三个月后,国民党中央法院特刑庭驳回了王孝和的上诉,维持了原判。而9月30日炒股配资系统,国民党特务将王孝和秘密押送至刑场,残忍地将他处决。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,王孝和的名字也因此深刻烙印在人们心中。全体人民记住了这位为信仰而勇敢抗争直至最后一刻的英雄,以及他去世21天后才出生的女儿——王佩民。
1949年上海解放后,两名直接参与陷害王孝和的幕后黑手,国民党特务头目万一以及警备大队长洛鹏,终于被公开审判并执行枪决。消息传出后,群众纷纷拍手称快,大家都以为王孝和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复仇。然而,真正的幕后主谋却始终未曾落网,依旧在社会的角落里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展开剩余80%1951年2月,上海市公安局接收到一批大量的国民党敌伪档案。由于这些资料杂乱无章,占用了大量空间,局里担心以后会因为急需某些资料而后悔销毁,于是决定由两名侦查员负责整理归类。这两位侦查员工作十分认真,任何一份资料都仔细过目,遇到不易判断的资料则暂时搁置,交给上级做进一步决定。
一天,在整理这些文件时,他们无意中发现了一份特别的“成绩考核表”,该表记录了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一位名叫季秉权的警察的工作表现,立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。原来,季秉权曾是杨树浦警察分局的司法股长,1948年参与了对上海电力公司共党地下活动的情报工作,并提供了王孝和是共产党员的密信。侦查员们分析后认为,季秉权极有可能参与了王孝和的陷害,至少他与案件有重大关联。于是,他们将这份文件上报给了领导。
上海市公安局局长杨帆立即做出批示,要求杨树浦分局立刻展开调查。此时,负责调查季秉权的最合适人选是当时潜伏在杨树浦分局的刘震东。刘震东是1946年受党派遣,秘密在国民党警局从事地下情报工作。根据刘震东的汇报,季秉权原是江苏盐城人,早年做生意失败后转行,抗战胜利后,报考并进入了国民党上海警察局。与刘震东同期进入了杨树浦分局,最初在政保股担任誊抄员,因工作表现出色,很快升任为司法股长。1949年上海解放前,季秉权下落不明。
刘震东详细报告了季秉权的履历,娄分局长决定成立专案小组,由刘震东负责,目标是尽快抓捕季秉权,不管他身在何处,都要将他绳之以法。
专案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,发现季秉权可能藏匿在上海市内,特别是经过一番走访,侦查员们查出季秉权曾住在复兴东路的某弄。然而,当他们前往季家时,得知他一家早已搬走,具体去向不明。通过居委会的线索,他们追踪到他可能搬到新闸桥,但找了很久依然没有找到他。
1951年2月27日,上海市公安局发布了季秉权的通缉令,并请市民提供线索。季秉权凭借自己曾是警察的身份,巧妙地避开了追捕,甚至潜藏了很长一段时间。然而,通缉令发布后,最终也难逃公众的眼睛。
卢湾分局的炊事员老邱在看到通缉令时,觉得照片中的人有些眼熟,经过思索后,他回忆起曾在菜市场遇到一个骑车人,那个男人的样子和通缉令上的季秉权极为相似。老邱于是告诉了侦查员。经过进一步调查,警方确认季秉权的藏身之地,并开始秘密监视。
几天后,侦查员找到了季秉权的踪迹,并在建国东路的一处小楼内找到了他。季秉权看到警方进来时,显得十分冷静,甚至认出了刘震东,试图以微笑掩饰紧张,但很快被侦查员从背后制服。被捕后,季秉权不得不承认了自己参与谋害王孝和的罪行。
原来,王孝和在组织上海工会时,频繁号召工人进行抗议,激起了国民党当局的强烈反感,季秉权与特务头目万一勾结,策划了对王孝和的陷害。季秉权提出了一个计划,将铁屑等物品放入发电机内,嫁祸给王孝和,最终将他逮捕并判处死刑。经过季秉权和万一的密谋,王孝和的生命被无情夺去。
然而,正义最终还是得到了伸张。1951年6月,季秉权被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判处死刑,并在同年6月被执行枪决,结束了他38岁的人生。季秉权的罪行彻底暴露在公众面前,成为了历史上的警示。
发布于:天津市网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